少走弯路,锤炼名师——冠益中学第三期青年教师培训活动
发布日期:2020-11-03

少走弯路,锤炼名师

——冠益中学第三期青年教师培训活动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日乍寒,清冷的晨光中,冠益中学青年教师们为第三期培训而来。青年与学校好比母与子的关系,青年教师每一次用力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学校也愿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愿为青年护航。冠益中学本次青年教师培训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乘风破浪”的方法,指引一条通往名师大门的捷径。

冠益中学校长邓静老师担任本次培训主讲师,邓静校长重点给青年教师们的求索、成长提供了“内力+外力”“阅读+名师”“宁静+创新”等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内力+外力=开名师之路

内力即内驱力。邓静校长以浅显的语言再次向青年教师们明确:首先,理清自己工作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个人只有自己拥有幸福感之后,才会将这份美好传递出来,沐浴更多的人。其次,明确方向才能前行,才能驱动自己为工作、为成长而付出。再次,作为青年,固然有新颖的想法,但是永远固守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也是徒劳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必须寓于在听课、追课、晒客、裸课的过程之中。听课即博采众长,以他人之才力塑自我之基石;追课即寻找自我,青年教师们可追寻本校名师,外校名师甚至全国名师的脚步,多听他们的课,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启我之行;晒课即敞开自我,青年教师一定要学会接纳别人,多多交流,大量分享,共同研究的成果才是最甜的;裸课即超越自我,厚积才可以薄发,前面的辛苦都在为自己最终的飞跃而奠基。

内驱力是青年教师加速成长的关键,一个教师不能总是被培养,真正的名师都是自己培养的,青年教师应带着思考的大脑去做平凡的工作,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使自己的成长变成工作史、阅读史、研究史、写作史。

青年教师脱变为名师的过程还离不开外力的辅助,“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邓静校长指出,青年教师可以选择同行的人有很多,其中知己、业内名师、专家、领导、编辑友人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榜样。 

阅读+名师=树名师之风

邓静校长以丰富多彩的事例,引导青年教师应当多读书,才有与名师交流的平台和积淀。读书少等于成长慢,作为教师,应该什么书呢?邓静校长仔细罗列了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应该有的“名书风采”:教育专业类书籍,包括教育报刊、现代有影响的教育学理论经典;读学生读的书,包括作文、日记、文艺作品、作业;读人文书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传记、小说、散文、诗词等名著。

作为青年教师,又该如何向名师学习?邓静校长指出,青年教师应当以“对口”和“就近”为原则,向身边的名师请教。同时还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学习名师,从“学”开始,吃透名师;从“仿”入手,学一课,管一类;从“创”超越,形成自己的风格;从“写”作结,提炼并形成自己的文字材料。只要牢牢将阅读与名师结合起来,必将学有所成,想有所创。

宁静+创新=铸名师之魂

宁静方可致远,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需要静下心来,一边打基础,一边求创新。打好基础则是创新之源,而打基础就意味着要抓好教学常规,即备、讲、批、辅、研、测几个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在教学常规上下功夫,认真备课,了解学生,呈现较为精彩的课堂,仔细批改学生作业,切实辅导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做好研究与测验。

培训活动尾声,邓静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塑造自我,从而奋力成为名师”。

如果说青年教师需要在固定的平台上成长,那冠益中学已将整个天地呈现在了他们眼前;如果说青年教师需要更多的培养与关怀,那么我校会全力以赴,为青年铺就一条名师之路;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话,那么通过本次的培训活动,相信青年教师们能够懂得,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