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有感
初三二班:尹婷
打开了那充满墨香的语文课本,我进入了小说之林。然而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一短短的《窗》。文中,靠门的病人梦寐以求想要的要靠窗的床位,即使最后如愿以偿了,却也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
《窗》讲述了两个病人的故事。他们一个靠着门,另一个靠着窗。他们不被允许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甚至不被允许做任何事情,他们只能通过聊天来打发无聊的生活。一段时间后,靠窗的病人被允许每天爬起床坐两个小时。于是,靠窗的病人便天天向靠门的病人讲述他所看到的窗外的世界。时间久了,靠门的人便想取代另一个病人的位子。于是,在一个夜晚,靠门的病人眼见靠窗的病人生命危急而见死不救。当他看到窗外的风景时,却发现那只有一堵水泥墙罢了。
对于那个靠门的病人,我感到鄙视,但却替他觉得可悲。他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眼见自己的病友生命垂危却见死不救。他的内心充满的是一种叫贪婪的东西,他不懂满足,心中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想尽一切办法且不择手段。他的所作所为另人发指、愤怒。但转念想,其实他也是个值得同情的人。他终究是成为了贪欲的奴隶。贪欲使他丧失了人性,忘却了自我,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浑浊不堪,生活在一种在折磨中,一种痛苦中。
故事中,靠窗的病人也许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我们对他的做法很敬仰。他心胸宽广、乐于助人,窗外明明没有花花世界,但他却竭尽全力告诉他的病友,外面有精彩的球赛,有浪漫的恋人,强健的运动员。表露出的不只是他的乐于助人,也揭示出他的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心态。但是同时,我也认为他是一个可悲的人。也许大家会觉得好奇,是啊,我也觉得这不太靠谱。但是如果我们好好想想,他所帮助的靠门的病人不是在他生命危急事袖手旁观了吗?我不敢说、并且也没资格说如果当时靠门的病人帮他叫了医生他就不会死。但我认为,他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死在自己的谎言手上的。正是因为他当初的谎言太具有诱惑和吸引力,才会使靠门的病人感到外界的魅力,心中才会产生贪念,想要得到靠窗的床位。然而想成功,方法就只有一个,那便是要靠窗的那个病人死。自己为别人设身处地、尽心尽力的做,最后得到的却只有别人的报复和算计,难道这不是一件可悲的事吗?
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都不相同,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思想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怎么想就怎么写,我不会随波逐流,我只知道我有我自己的考虑。对于这篇文章,我认为作者不仅仅只是告诉我们应该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学会乐于助人。更揭示出了人性的一种复杂和丑陋,利用靠窗的病人的所作所为,变现出了人们邪恶的嘴脸。当然,这里并不泛指所有人。因此,我们不该单一的看到文章表面所要教我们的东西,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邪念,对万事万物有一颗平常心,明白凡事不可强求,这才是更深一层的诠释。